2017官方高峰會心得(四) 台灣GMAT考試數據

大家好我是 Klaus !

前兩篇高峰會的心得,分別介紹上海跟香港的兩所頂尖MBA,以及歐升美降的留學申請趨勢。這篇心得我們將把重點拉回到台灣,Klaus 會把峰會當中分享的所有跟台灣 GMAT 考試相關的統計數據都列出來討論。

  1. 台灣考試人數持續上升

(1,000 exams) 2013 2016 2017 1-yr % 5-yr %
Global 238 261 251 -4% +5%
  Asia-Pacific 98 126 122 -3% +25%
    China 53.0 71.0 69.0 -3% +30%
    India 25.2 33.1 32.5 -2% +29%
    South Korea 4.5 4.1 3.7 -10% -19%
    Taiwan 3.2 4.1 4.1 -1% +29%
    Japan 2.7 2.5 2.5 -2% -8%
    Thailand 1.7 1.9 1.8 -7% +3%
    Vietnam 1.3 1.9 1.7 -8% +31%
    North America 97 90 86 -5% -11%
  Europa 22.7 23.8 23.0 -4% +1%
  Middle-East & Africa 14.1 12.7 11.1 -12% -21%
  Latin America 6.7 8.8 8.4 -4% +24%

台灣考生人數的五年成長率是名列世界前茅,而在過去一年全世界GMAT考試人數下降的趨勢中,台灣考生人數的下降率則是最少的。換句話說:相對於全球(以及亞太地區),台灣人考GMAT 的比例是持續上升的

補充資料:2016 GMAT Test taker profile, Taiwan citizens

Test Takers 4,105 Score sent 6,368 MBA MS PhD
Men 1,706 Men 2,594 46.1% 50.8% 3.1%
women 2,399 Women 3,774 43.6% 55.8% 0.7%
Mean age 25.2

男女比約 42:58  (2017年詳細資料尚未公布,故採用2016資料),以遞送分數的數據來看男性相對女性更偏好申請MBA。


  1. 東亞國家學生備考行為分析

圖1  備考時間分布

台灣學生有23%+20%=43%準備超過7周,亞洲五國中只比泰國(53%)低。

 

圖2 順帶一提,泰國考生的準備分布真的很奇特,事前不準備的真。裸考率特高(12%)。

 

圖3台灣學生平均備考時數在東亞居冠(好棒棒?)

 

補充資料:台灣四大GMAT補習班標準課程時數

(依字母排序而非市佔率) 標準GMAT課程時數
A補習班 93
Donz GMAT 57
M補習班 120
W補習班 75

(註:課程時數依官網公告標準課程堂數乘以3計算)

不好意思讓 Klaus 工商服務一下:我們時數是四大補習班當中最少的,但由於課程效率高以及精緻家教班的因素,GMAT 700+ 比例依然是名列前茅唷

 

圖4 台灣學生愛補習世界第一(南韓學生最自強)

 


(殘酷的時刻來臨)

  1.  台灣2017年平均GMAT成績在東亞敬陪末座,甚至低於世界平均!

這份數據幾個比較令我比較驚訝的點:

  • 印度人數學好棒棒是種偏見或假象 (我唸研究所的時候就這樣覺得但說出來沒人信),至少沒有反應在GMAT Quant成績上。
  • 台灣學生數學成績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只是中間,而Verbal成績則落後中韓(官方語言非英語)國家。

身為資料分析者的我不可能就此住手的,所以我整理了以下補充資料(取自官方資料Profile of GMAT® Testing: Citizenship, TY2012-TY2016)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Global 548 546 550 554 558 564
APAC 578 575 577 577 576 580
China 588 582 583 583 581 585
India 582 577 576 578 577 583
    South Korea 586 581 578 581 584 590
    Taiwan 546 548 559 559 561 562
    Singapore 595 605 603 610 615 614

從過去五年的趨勢看,台灣學生的每年的平均成績其實都跟世界平均相去不遠,上升幅度也類似;相比之下,中印韓 (亞洲前三大GMAT考試國家) 成績在過去五年幾乎持平甚至微幅下滑(中國)。如果單看這個表格,我們是否也可以下個聳動的標題:

亞洲 GMAT 成績裹足不前,台灣 GMAT 成績成長一枝獨秀


結論

數據分析有點像是看圖說故事但它又不只是看圖說故事,用一兩張圖片下一個聳動的標題當然可以得到很多點擊數,但對於將來想要商業世界裡面追尋成功的各位朋友,Klaus 希望你們將來都能夠有從數據分析當中看到更多事物本質的能力。

就拿今年高峰會上(以及 GMAC 官網上的公開資料)中有關台灣以及亞太地區GMAT考試的統計數據當成 case study。只看一年的數據(學名:cross-sectional study) 跟看五年的數據 (學名:longitudinal study or panel study) 說出來的故事就完全不同,這兩者都是真實的數字,但切入的角度與觀點不同就會看見不同的樣貌。

能夠從更高的高度看見更廣的真實,才不會輕信被詞藻包裝的簡單故事,這就是為何 Klaus 認為每個商學研究所學生都該具備 number insight 的原因 ;顯然商學院也這樣認為,所以才會 GMAT 圖表資料題越來越多。

Klaus 個人成為 GMAT 教學者的時間約莫兩年,對於台灣 GMAT 分數的觀感其實是中性的,因為 it is what it is 而且統計數據只表示群體平均,對個別學生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看到這個數據 Klaus 最大的感想其實是:希望能給未來商學院研究生更精確的統計理論觀念以及更客觀地分析 GMAT 數據;也希望我們 Donz GMAT 小小團隊的力量,能提升台灣整體平均分數及素質。

下面的延伸閱讀是一篇打臉報紙媒體上關於台灣多益成績報導的打臉文,這篇文章跟我解釋數據的論點蠻像的。

延伸閱讀:(獨立評論@天下) 何萬順:又是狼來了!多益的假新聞

Leave a comment